施銘洋醫師.醫路有你 | Ming-Yang, Shih: 2024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寒流來襲!小朋友冬季流感大補帖

  
作者:施銘洋


封面圖片-得了流感的小女孩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隨著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南下,流感季節也跟之來臨!這時候,小朋友們很容易就會被流感病毒給盯上。就讓我們聊聊流感的五四三,一起面對寒冷的冬天,保護寶貝們的健康!


流感是什麼?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屬正黏液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通常在寒冷的冬天和春天流行。

臨床相關的人類流感類型分為 A、B 和 C。

A 型流感,因變異快,在人類就有 25 種不同的亞型,依據它們表面的兩種重要蛋白質[血球凝集素(H,Hemagglutinin)和神經氨酸酶(N,Neuraminidase)]來命名和分類,而近幾年流行的是 H1N1 和 H3N2。

B 型流感,則根據型別/ 分離地區/ 病毒株序號/ 分離年份方式來呈現,不會特別提到上述 A 型流感的兩個蛋白質,主要有山形株(Yamagata)和維多利亞株(Victoria)兩個譜系。

C 型流感則沒有特別命名方式,在小朋友十分少見。


流感怎麼傳染?

小朋友們會透過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飛沫,或透過牽手接觸,碰到被感染者摸過的物體表面而傳播,而這些病毒在未消毒的表面上會存留多久?答案是 24 至 48 小時(蠻有凍頭的病毒!)


流感有什麼症狀?

流感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此外,還可能出現喉嚨痛全身無力肌肉痠痛等。從年齡來看,4 歲以下小朋友及嬰兒,可能會有腹瀉和嘔吐的情況;較年長的兒童則可能會抱怨頭痛,甚至是無症狀感染。

流感病毒潛伏期通常是 1 到 4 天,這意味著在感染後的幾天內可能還不會感覺到任何症狀。不過,流感病毒在開始生病之前幾天就能被檢測到,這時候病毒已經開始在體內繁殖。

症狀出現後24 小時病毒的數量會達到最高峰,這段時間也是最容易傳染給其他人的時候;特別是小朋友,他們的病毒排出時間可能比成人更長,體內病毒量也更高;隨著疾病的加重,病毒的排出和傳染期會延長。


流感高風險族群?

  • 年齡族群 5 歲以下小朋友,特別是 2 歲以下以及 65 歲以上長者
  • 居住環境:長照機構或安養院居民
  • 體重狀況:肥胖
  • 懷孕狀態:懷孕至生產後 2 週
  • 神經疾病:癲癇、中風、腦性麻痺、中度至重度發展遲緩、肌肉萎縮症
  •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 內分泌疾病: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
  • 呼吸道疾病:哮喘、慢性肺病、囊性纖維化、長期使用呼吸器
  • 腎臟疾病:慢性腎病、血液透析患者
  • 血液疾病:鐮刀型貧血、血紅蛋白疾病
  • 肝臟疾病:慢性肝病
  • 代謝疾病:遺傳性代謝障礙、線粒體疾病
  • 免疫疾病:先天性、後天性、醫源性免疫缺陷


小朋友較為危險?

小朋友的免疫系統尚在發展,因此流感對他們的影響可能比成年人更大。他們可能因流感而住院,甚至出現併發症,讓小朋友的身體更加不適。


怎麼樣預防流感?

  • 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防止流感的最佳方法!每年醫生都會根據流行的流感病毒調整疫苗,所以即使去年打過,還是要每年都打一次哦!這樣可以幫助小朋友抵抗流感,保護他們的健康。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秋季,這樣可以在流感季節來臨之前,讓小朋友的免疫系統做好準備。
  • 注意手部衛生 教小朋友勤洗手,特別是在吃東西之前、上廁所後和回家後。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 20 秒,或者用含酒精的洗手液,使用「濕搓沖捧擦」,這樣可以有效清除手上的病毒和細菌。
  • 避免接觸病人 如果周圍有流感患者,盡量避免接觸。教小朋友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遮住口鼻,這樣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如果小朋友出現流感症狀,建議在家休息,避免去學校或公共場所,以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確保小朋友有足夠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讓他們更能抵抗流感病毒。鼓勵小朋友多吃蔬菜水果,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 定期清潔環境 保持家庭環境的清潔也是預防流感的好方法。定期擦拭門把手、桌面、玩具等常接觸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機會。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你的問題,豪老師來回答」線上課程心得


作者:施銘洋 


封面圖片-思考中的醫師


這次參與白袍人生學院線上課程「你的問題,豪老師來回答」,豪老師與其他醫師在課程中分享寶貴的經驗,讓我對診所經營、人才管理和自我成長等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未來職涯發展有了更為清晰的規劃。


空間規劃:眼光放遠,創造更多可能性

過去我總認為創業初期應盡量壓低成本,選擇小一點的店面即可,但課程中豪老師提到的自身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空間規劃的重要性。租下或規劃較大的空間,雖然初期成本較高,但能預留未來發展的空間,避免日後想擴張卻受限於硬體限制。

我也學習到,租金成本應控制在合理範圍,但若能換取更寬敞空間和更多可能性,適度提高租金也是值得的。以講者的經驗為例,若當年租下兩間店面,雖然租金會增加,但卻能換取更多空間運用彈性和發展機會。


人才管理:廣結人脈,知人善任

廣結人脈是人才招募的基石。透過醫學會、聚餐等活動拓展人脈,增加機會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此外,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個人經驗、參與演講等方式,提升自身知名度,吸引優秀人才重要的是,要活成你身邊醫師想要活成的樣貌,才能吸引並留住人才。這句話讓我反思很久,現在所在的職場環境,老闆是否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如果成為領導人,我是否擁有豪老師在課程中所提及的這些基本能量?

知人善任是人才管理的基本,可以透過 DISC (DiSC Personality Tests)方式了解員工性格,並根據其特點安排工作內容 。例如:善於溝通的員工可以擔任櫃檯人員,而注重細節的員工則適合負責後勤工作;同時,採用 n+1 的人員配置模式,預留多餘人力,讓團隊運作更有效率,也能降低員工的離職率;此外,讓員工輪流體驗不同崗位,例如:櫃檯和護理師職位互換,可以讓他們更了解彼此的工作內容,並培養同理心。


醫病關係與溝通:同理共感,建立良好互動

在醫病關係的經營上,應對病患的抱怨是很重要的課題。課程中提到,面對病患的抱怨,醫護人員應展現同理心,並與病患站在同一陣線。如:當病患遲到時,可展現同理心,避免指責病人遲到,說明原因,告知無法掛號的理由,接著提供替代方案,像是協助掛號隔天一早的門診,或是引導至其他醫療機構,來化解病患的不滿情緒,避免產生客訴。

而醫護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要能清楚且有效率地向病患說明病情和治療方案。可以透過錄製影片、線上平台等方式,提供病患便捷的衛教服務 。另建議區分受眾,專人負責較為嚴重的個案,而較為輕度的個案,可利用系統自動提醒、圖文選單、訊息進行回覆,醫師適時介入,展現關心,可以提升受眾感受。


自我成長與突破:持續學習,開創職涯新局

豪老師在課程中分享持續學習,精進專業技能的重要性。透過接觸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可以拓展視野,學習新知識,並獲得更多成長機會。勇於嘗試,跨出舒適圈,像學習新治療技術、開發新服務項目等,不斷提升自我價值等等。

利用「折疊」概念,將不同的事情整合在一起,提升效率並創造更多價值。例如,將員工訓練與同業交流結合,或是將上節目與朋友聚會結合,都能創造多贏的局面。

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相互支持,擴大業務範圍。這種支持不僅能提供專業上的建議,還能在資源共享上達成共贏。


總結

這次線上課程透過學員的問題,了解到大家遇到的狀況,這些也是自己未來可能遇到的課題,豪老師在課程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訊與建議,對於想要創業的醫療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透過此次分享,豪老師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與指引,相信自己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從容不迫,迎接挑戰,立於不敗。


最新文章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與豪老師一起參訪 LINE 總部

 
作者:施銘洋


與豪老師一起參訪 LINE 總部封面


前情提要

已經很久沒有和益豪學長見面了(現在要稱豪老師)。記得當我還是實習醫師時,學長已是住院醫師。他對教學充滿熱情,每天都會說:「來,學弟,我們每天要學一樣新的東西。」然後拿起一張白紙開始講解。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抗生素教學(對,學長是耳鼻喉科醫師,但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抗生素教學 XD)。後來知道學長在新竹開業,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還將開業的知識分享在網路上,幫助需要的醫療人員,持續傳承他熱愛分享與教學的精神。所以,當學長設立白袍人生學院時,我想是否可以從群友醫師前輩們的經驗中了解醫師之路應該怎麼走,並吸取更多建議。在一次勇敢發言後,很榮幸地擔任了版主,進而與學長相認。也因為擔任版主,有機會和學長出去看看,才有了這次參訪 Line 台灣總部的經驗。


工作環境

Line 臺灣總部一樓大廳

進入 Line 總部的參觀證

Line 的臺灣總部戒備還蠻森嚴的,沒有熟人帶還進不來,領取通關證後,印入眼簾的是與許多 Line store 相同的擺放巨大熊大玩偶, 樣子十分療癒;開放的辦公區,相較於醫師窩在看診室,有這麼大的辦公空間令人羨慕(聽 Benny 總監說他們常忙到沒有時間用 )。原本以為是像參觀 Google 辦公室一樣看看別人在做什麼, NO !NO! NO!稍微參訪一下,便跟豪老師一起到一間小房間與 IT 一起開會,我才驚覺到原來要腦力激盪(我是不是來錯棚了)。


不是參訪

與 IT 們開會

豪老師的 Line Official Account(OA)課程讓 IT 們大為驚艷,使用 Line OA 的實操經驗十分充分,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與簡短的時間讓受眾患者達到一條龍的服務,也是因為這樣的經驗可以與不同產業談合作,將合作轉為自己的助力,取得更多資源,自己在旁邊參與也學習到很多不同思維;當然 IT 也不只有想聽專業使用者的意見,也想聽聽初心者的想法,於是把自己在使用 Line OA 的經驗,如先前幫協會架立官方 Line 帳號與專科護理師兒癌群組經驗分享給 IT 們,包括:如何讓操作介面門檻更便捷、如何進行公私領域分離、如何將廣告進行自動分流導入⋯等等進行討論。


自我思考

益豪學長還是很熱情的邀請拍照

幾經討論後瞭解了他們的思維,希望能夠藉由與不同產業開會討論,了解彼此的想法,並藉由腦力激盪激發出彼此更多火花。醫療業是一直他們想要著墨的方向,診所端階級較為平面的狀態,推動可能會來得比醫院端來得較為迅速,優化時程也可以縮短。可以在白袍人生學院因豪老師的資源站在浪潮前端看到未來發展,並貢獻一點點心力讓產業彼此結合,發揮 1 + 1 大於 2 的能力,也是為自己行醫生涯打開了更寬闊的視野及不一樣的體驗。


兩句精華

  • 深入本業,了解自己的不足
  • 產業合作,創造無限的可能


Line 角色


最新文章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嬰幼兒血管瘤藥物普萘洛爾 Propranolol 介紹

 
作者:施銘洋


嬰幼兒血管瘤藥物 Propranolol

「醫師,這血管瘤藥物吃了有沒有什麼風險啊?這麼小的小朋友吃了需要注意什麼嗎?」在準備開始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時候家長們常常會詢問這個問題


什麼是普萘洛爾(Propranolol)?

普萘洛爾是一種乙型阻斷劑。長久以來,它被用來治療高血壓和心律不整等問題。在 2008 年被法國的醫師 Christine Léauté-Labrèze 偶然發現到它可以使血管瘤變得更柔軟,顏色更淡;還可以讓它們變小。作用很快,可在使用的頭幾天到幾周內看到效果。


開始使用普萘洛爾(Propranolol)前需要進行任何檢查嗎?

大多數小朋友不需要進行檢查,視情況可能會進行脈搏及血氧檢測。


普萘洛爾(Propranolol)可能的副作用有哪些?

使用普萘洛爾(Propranolol)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常見的副作用,其中包括
  • 心率變慢和低血壓
    大多數服用普萘洛爾(Propranolol)的小朋友,心率和血壓是正常的,儘有少部分小朋友會有輕微變化,不會引起太大的健康問題。
  • 低血糖
    可能使小朋友變得虛弱、煩躁、顫抖或緊張;極少數的案例可能引起癲癇。低血糖通常發生在小朋友食慾不佳或長時間未進食的情況下。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普萘洛爾(Propranolol)應該在吃東西前或後立即服用。如果您的小朋友進食狀況變得比較差,應該停止使用,直到食慾恢復正常時再使用。
  • 呼吸困難(喘鳴或咳嗽)
    通常發生在小朋友感冒時。為了安全起見,在感冒好轉之前最好停止使用普萘洛爾(Propranolol)。
  • 睡眠變化
    有些小朋友在治療的最初幾周內有入睡困難、比正常睡得更多或做噩夢。這通常隨著時間而改善。
  •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
    有些小朋友可能手腳較為冰涼或發生腸胃問題如:腹瀉或便秘等等。


普萘洛爾(Propranolol)如何服用?

普萘洛爾(Propranolol)口服時,劑量將隨著小朋友的體重成長來計算,治療劑量為 1-2 毫克/公斤/天。每天給予 2 或 3 次,相隔 6 至 8 小時。然後在吃東西前或後給予。


普萘洛爾(Propranolol)的治療需持續多久?

治療時間長短將取決於小朋友的個別情況。大多數嬰兒在約 12 至 15 個月的時候會停止治療。

最後,如果家長們對普萘洛爾(Propranolol)有疑問或對小朋友的健康有疑慮,請記得要通知照護您的醫療團隊喔!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嬰幼兒血管瘤是什麼?


作者:施銘洋


嬰幼兒血管瘤


嬰幼兒血管瘤是什麼?

嬰幼兒血管瘤是皮膚中多餘的血管群集。它們並非惡性,通常在出生後幾週出現。可以依據血管瘤的深淺分為表層型、深層型及混合型。
  • 表層型血管瘤呈鮮紅色且凸起,因其外觀類似草莓表面,通常稱為「草莓班」。
  • 深層型血管瘤位於皮膚下,呈青藍色。
  • 混合型血管瘤則具有表層和深層的特性。
但若血管瘤在出生時便存在,這屬於不同的類型,其被稱為先天性血管瘤。


嬰幼兒血管瘤怎麼表現?

嬰幼兒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後 2 至 3 個月內生長。大多數小朋友在 6 個月大時完成生長。深層血管瘤有時可能會生長更長的時間。在 6 至 18 個月的時候,大多數血管瘤開始改善。血管瘤會變得不那麼紅,呈現灰色。它也會變得更柔軟並更平坦。血管瘤的改善通常需要多年的時間。大多數在 4 歲前完全改善,但有時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可能的併發症?

大多數血管瘤不會引起什麼問題,可以觀察其自行消失。父母可能擔心血管瘤會出血。但這是罕見的,只有在皮膚損壞(潰瘍)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通常出血持續時間很短,輕壓住可以止血。血管瘤通常不會引起疼痛,除非皮膚損傷。血管瘤可能會導致皮膚紋理或顏色的永久變化,甚至在血管瘤消失後仍然保留凸起,特別是對於臉部的血管瘤而言,這可能令人擔憂。在特殊情況下,血管瘤可能影響進食、視力、聽力或呼吸。


是否需要治療?

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療取決於小朋友的年齡、血管瘤的位置、生長速度以及是否可能引起繼發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
  • 有血管瘤引起的臨床問題
  • 血管瘤皮膚的損壞可能導致皮膚損傷或瘢痕形成
  • 對於永久性皮膚變化的感到擔憂


可能的治療方法:

局部治療

乙型阻斷劑,如:第莫洛溶液(Timolol),塗抹在血管瘤上。這可以幫助血管瘤停止生長,也可以收縮和淡化血管瘤,尤其當血管瘤不太厚時。當血管瘤太厚時,另外可以選擇注射類固醇,但因較為疼痛,現在較少執行。


口服治療

乙型阻斷劑,如:普萘洛爾(Propranolol)是一種口服藥物。多年來,它一直用於治療高血壓及心律不整,在2008 年由法國醫師 Christine LÉAUTÉ-LABRÈZE 發現可以用在治療嬰幼兒血管瘤上。在舊時會使用口服類固醇,但目前研究均顯示普萘洛爾更有效。

其他治療

雷射在血管瘤開始消失或完成改善階段後,對去除一些紅色的瘢痕可能有幫忙。如果口服治療失敗,有時會進行手術。手術還可用來修復多餘的皮膚或瘢痕。由於手術會留下疤痕(而且大多數血管瘤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善),通常不需要早期手術。只有在血管瘤的皮膚損壞時才會進行手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