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銘洋 (施施) 醫師.醫路有你: 配方奶糖樣,可樂不一樣:兩者差異的真相 WFU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配方奶糖樣,可樂不一樣:兩者差異的真相

    
作者:施銘洋


從媽媽餵事件來討論配方奶與可樂糖的狀況


近期網路流傳「一瓶兒配方奶含糖量等同於兩大瓶可樂」的說法引發熱議。其實,單純用「糖量」來相比是不完整的。因為兩者糖分的種類、代謝方式、以及對身體的影響,都完全不同。

我們將從五個面向切入:配方奶中常見的糖分、可口可樂的糖分特性、它們對腸道菌叢的影響、與過動行為的關聯及熱量真相,幫助大家更清楚了解,安心做出正確判斷。


第一部分:配方奶中常見的糖與其特性

乳糖(Lactose)

乳糖是最接近母乳的糖分,也是嬰兒最理想的營養來源。母乳中每 100 毫升大約含有 6.7-7.8 公克乳糖,而配方奶則在 5.5-7.7 公克之間,幾乎相同。

乳糖的好處很多:它是腦部與神經髓鞘形成的重要營養素,能幫助寶寶的智力與神經發展;還能促進腸道好菌生長,增強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等礦物質吸收,為骨骼打下良好基礎。

乳糖的升糖指數溫和,能穩定供應能量,不會造成血糖大起大落。它的甜度適中,亦不會養成寶寶嗜甜的習慣,有助於味覺健康發展。

但乳糖也有限制。有些寶寶因缺乏乳糖酶,會出現乳糖不耐的狀況,造成腹脹、拉肚子。另外,乳糖的成本高加工保存上也比較容易變質,所以需嚴格把關。

麥芽糊精(Maltodextrin)

麥芽糊精是由澱粉分解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因結構簡單,嬰兒腸胃較容易消化,所以常被加入配方奶。

與其他糖類相比,不會讓寶寶太早習慣甜味,也能改善奶粉的質地與口感,讓沖泡後更順口。

然而,麥芽糊精升糖指數也很高,會讓血糖大幅波動;也會透過抑制具抗發炎和保護腸道功能的益生菌來改變腸道微生物平衡,導致腸道健康受影響。

玉米糖漿(Corn Syrup Solids)

玉米糖漿固體常見於低乳糖或特殊配方中,它能快速轉化為葡萄糖,對乳糖不耐的寶寶是一個替代方案。

對製造商來說,它成本較低,能改善粉末性質並延長保存時間,因此加工上很方便。

但缺點是,它的升糖指數高,會讓血糖快速上升,引發強烈胰島素反應。研究指出,如果嬰兒長期以玉米糖漿作為主要糖分來源,將來肥胖風險增加約 10%,而且容易養成挑食失去進食的樂趣

同時,它會改變腸道菌叢,壞菌增加、好菌減少,進一步影響免疫力與代謝健康,長期下來可能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分泌問題有關,對孩子健康埋下隱憂。

蔗糖(Sacrose)

蔗糖因為甜度高,能讓嬰兒容易接受,也能快速被代謝轉換為能量,在短時間內滿足身體需求。

然而,如果先天性果糖不耐症的嬰兒來說,蔗糖中的果糖成分可能造成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此外,蔗糖會增加口腔細菌滋生導致乳牙齲齒與蛀牙問題提早出現

過去發現,蔗糖的甜味可能讓嬰兒養成對甜味的偏好進而影響日後的飲食習慣,因此在標準的嬰兒配方奶粉中並不建議常規使用相關法規也對此設有明確限制。

葡萄糖(Glucose)

葡萄糖主要用在醫療需求,例如:乳糖不耐、腸胃道疾病、代謝性疾病新生兒低血糖治療,在這些情境下能快速提供能量,且不需乳糖酶消化,對部分嬰兒而言是必要的替代來源。


果寡糖(FOS)與半乳寡糖(GOS)

配方奶添加果寡糖與半乳寡糖來模仿母乳中的天然寡糖,兩種寡糖無法被嬰兒小腸消化,專門在大腸中供好菌利用,使益生菌數量顯著增加,減少有害菌生長,進而軟化糞便增加排便頻率降低腸道 pH 值促進短鏈脂肪酸產生提升腸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 A(sIgA),維持黏膜免疫功能。


第二部分:可樂的糖分組成

可樂的甜味來源依地區與產品不同,美國常用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 high fructose corn syrup),因果糖濃度不同分 HFCS 42、HFCS 55 和 HFCS 90(後方數字為果糖濃度);而國際市場則使用蔗糖(源自甘蔗或甜菜糖,葡萄糖與果糖各半)。根據官方資料,每 250 毫升含約 27 克糖,換算成每 100 毫升約含 10.8 克糖。

不論是高果糖玉米糖漿或者是蔗糖,均屬於精緻糖類,於體內分解後產生葡萄糖與果糖。葡萄糖會轉化為能量,而果糖則會變成三酸甘油酯並增加普林,兩者會讓身體增加痛風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風險。


第三部分:兩者對腸道菌叢的影響

腸道菌叢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礎,影響消化、免疫力甚至長期代謝疾病的風險。雖然配方奶和可樂看似不相關,但它們對腸道菌的影響卻完全相反。

配方奶:支持好菌

配方奶是專為嬰兒成長需求而設計,注重營養均衡與腸道健康,目標是盡可能貼近母乳成分。除了含有乳糖、蛋白質和脂肪酸,還會額外補充益生菌、益生元、乳鐵蛋白及 DHA 等營養素。

這些成分能幫助嬰兒腸道建立健康的微生物群落,可以增加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與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等好菌的比例,進而強化腸道屏障並提升免疫力。雖然與母乳相比仍有差距,但在無法哺餵母乳時,配方奶是安全且均衡的替代方案。

可樂:破壞平衡

可樂則是娛樂性飲料,除了有高果糖玉米糖漿或 蔗糖,還有磷酸、咖啡因與人工添加物,能迅速刺激多巴胺血清素,帶來暫時的快樂、放鬆與專注力提升。

只是,高糖飲料會大幅減少腸道內的雙歧桿菌與乳酸桿菌,同時增加潛在致病菌。長期飲用破壞腸道菌相多樣性,造成菌叢失衡(dysbiosis)短鏈脂肪酸產生下降、腸道屏障受損,使腸道處於發炎的狀態。


第四部分:兩者與過動的關聯性

配方奶與過動的關聯性

早期研究曾發現,完全以配方奶餵養的幼兒在學齡前出現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行為(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機率顯著高於母乳餵養者,但後來發現,這主要和配方奶罐中曾含的「雙酚 A(Bisphenol A, BPA)」有關。在禁用後,這種差異就不再明顯。

而使用配方奶相較於母奶會不會讓嬰幼兒發生 ADHD 的狀況上升,目前的證據未明確指出會有這樣的影響;實際上,性別、出生體重、家庭收入與結構、母親年紀與健康狀況和嬰兒健康狀況等對未來發展成 ADHD 更具有相關性。

可樂與過動的關聯性

像可樂這樣的含糖飲料,在臺灣中國的研究發現,兒童攝取含糖飲料的頻率與過動行為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且越高的攝取頻率對注意力集中及行為穩定性的負面影響越明顯。

另外,有研究觀察到,孕期每天喝了一杯以上的含糖碳酸飲料,未來孩子出現 ADHD 症狀的風險略有增加,顯示孕期的飲食選擇亦可能對孩子的健康發展產生影響。


第五部分:熱量真相

透過成分中的營養分析,可以發現配方奶與可樂在熱量密度和營養價值上存在差異

每 100 毫升營養比較
  • 配方奶:67 大卡,7.3 克糖(≑ 43% 熱量來自糖類)
  • 可樂:42 大卡,10.8 克糖(≑ 100% 熱量來自糖類)
差異分析
  • 熱量密度:配方奶比可口可樂高 25 大卡,提供嬰兒成長所需的充足能量
  • 糖含量:可樂糖含量高 48%,且幾乎全部熱量來自糖類
  • 營養價值:配方奶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口可樂僅提供空熱量
實際攝取量影響

假設 6 個月大嬰兒每日攝取 900 毫升:
  • 配方奶:603 大卡,65.7 克糖,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完整營養素
  • 等量可口可樂:315 大卡,97.2 克糖,不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只有空熱量

結語

從科學角度來看,配方奶中的糖分主要以乳糖為核心,搭配果寡糖、半乳寡糖等益生元,目的在於模擬母乳、促進腸道菌叢健康、支持腦部與骨骼發育;相反地,可樂中的糖則是精緻糖(高果糖玉米糖漿或蔗糖),除了造成血糖劇烈波動外,幾乎不具任何營養價值。

熱量比較也清楚顯示:雖然兩者都含糖,但配方奶提供完整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與礦物質,是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來源;而可樂只有「空熱量」,對寶寶發育毫無幫助。

因此,對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正確理解配方奶的營養角色,並依寶寶狀況與醫師建議選擇合適的產品。

孩子的成長不能依靠誤導性的比較來決定,而需要建立在正確知識與專業建議之上。唯有如此,家長才能在面對各種爭議與流言時,不再焦慮,而是有信心守護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