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銘洋
夏天的陽光與蟲蟲,是孩子快樂與疼痛的季節。上一回我們認識了那些讓孩子又癢又痛的昆蟲:愛叮的、愛潑毒的、愛偷爬上床的,各種花招層出不窮。
這一回,我們來談談「怎麼防」,從家裡到戶外,讓蟲蟲沒機會下手。
居家防蟲
孩子一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家,家裡就是防蟲的第一道防線。
- 清除積水,斷絕孳生地
陽台花盆底盤、排水孔、雨後的水桶,都有可能變成蚊子或小黑蚊的溫床。每週檢查一次、倒掉積水並刷洗容器,就能大幅減少叮咬機率。 - 維護家中防護網
紗窗、紗門要沒有破洞;門縫加裝防蟲條,晚上拉上窗簾或關燈,減少夜行性昆蟲(像:隱翅蟲)被光引進來。 - 環境清潔與寵物護理
跳蚤可能來自毛孩,定期洗澡、驅蟲是必須的;地毯、床墊、沙發縫隙要用吸塵器清潔,寢具定期曝曬殺死蟲卵。 - 植栽與庭院管理
修剪灌木、清除落葉,避免毛毛蟲、荔枝椿象在孩子遊戲區安家。
戶外防蟲
只要踏出家門,就進入了昆蟲的主場,特別是草地、花園、果樹旁、河邊。
- 穿對衣服是關鍵
長袖長褲能防蚊、防紅火蟻,也能避免毛毛蟲或荔枝椿象直接接觸皮膚;淺色衣服不易吸引昆蟲,草地活動需穿包腳鞋及襪子。 - 善用防蚊液
根據孩子年齡選擇適合的成分與濃度,與防曬的順序是:防曬先上,等 15 至 20 分鐘後再擦防蚊液;若需塗抹臉部要先噴在手心再輕拍,避免吸入。 - 挑對時間與地點
清晨與黃昏蚊子活躍,小黑蚊則是上午到下午最囂張;遠離雜草叢與土堆,減少遇到紅火蟻、跳蚤、隱翅蟲的機會。 - 食物與氣味管理
蜜蜂、虎頭蜂會被顏色鮮豔且汁液豐富的甜食和水果;另外,濃郁的香水與食物味道也會吸引他們。因此,戶外野餐須將食物封好,隨手清理食物殘渣和垃圾,吃東西時若遇蜜蜂、虎頭蜂,也請不要揮舞或驅趕驚擾牠們,以免引起蜂群攻擊。
被咬後的急救原則
再小心也可能被叮咬,關鍵是「第一時間正確處理」,避免小傷變大問題。
- 立即清潔
使用清水與溫和肥皂沖洗,沖掉毒液或髒汙,減少感染與發炎。 - 冰敷消腫止癢
10 至 15 分鐘為一輪,可減輕腫脹與癢感,但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 - 移除殘留物
若有毒刺(如:蜜蜂)、毒毛(如:毛毛蟲),先用膠帶或鈍物輕刮取出,不要用手直接拔。 - 觀察警訊
24 小時內若紅腫擴大、出現水泡、膿包,或孩子發燒、嗜睡、呼吸困難,要立即就醫;並告訴醫師最近是否去過草地、果園或有疑似昆蟲接觸史。
結語
防蟲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每天的生活習慣。
居家清潔得徹底;戶外穿戴得周全;被咬觀察得仔細、處理得及時。這樣,孩子玩得開心,爸媽照顧得放心,夏日才能真正無憂無慮。
相關文章